硫氰酸鈉生產工藝:
1、采用領先的新技術、新工藝,克服了生產過程中污染問題,確保了雙田品牌硫氰酸鈉的高品質與環保特征;

2、同等條件下,用戶使用量比普通硫氰酸鈉節約30%-40%;
3、國內硫氰酸鈉規模大、規格品種全生產廠家,能滿足不同客戶、不同行業的用途需求;
硫氰酸鈉類型:
高純硫氰酸鈉 醫藥級硫氰酸鈉
農藥級硫氰酸鈉 腈綸級硫氰酸鈉
試劑級硫氰酸鈉 電鍍用硫氰酸鈉
水泥助磨劑用硫氰酸鈉 油田用硫氰酸鈉
硫氰酸鈉國家標準:HGT 3812-2006 工業級硫氰酸鈉
GB/T 1268-1998 試劑級硫氰酸鈉
SN/T 3927-2014 進出口硫氰酸鈉標準
指標名稱
|
優級
|
優級
|
優級
|
工業級
|
工業級
|
硫氰酸鈉(NaSCN)含量 %,≥
|
99
|
98
|
97
|
96
|
60-70
|
鐵(Fe)%, ≥
|
0.0001
|
0.0002
|
0.0003
|
0.0006
|
/
|
水不溶物%, ≥
|
0.003
|
0.005
|
0.005
|
0.005
|
/
|
水分%, ≥
|
0.5
|
1.0
|
1.0
|
1.0
|
/
|
氯化物(CI)%, ≥
|
0.02
|
0.03
|
0.04
|
0.2
|
/
|
硫酸鹽(SO4)%, ≥
|
0.03
|
0.04
|
0.04
|
0.3
|
/
|
重金屬(Pb)%,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
|
PH
|
6-8
|
6-8
|
6-8
|
6-8
|
/
|
硫氰酸鈉用途:
1、在水泥行業中,硫氰酸鈉用作水泥助磨劑早強劑的配方原料,可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改善水泥性能強度,增加和強化水泥凝聚力和助磨作用,大大延長水泥工作壽命。
2、在化學工業中,硫氰酸鈉用于橡膠處理、醫藥、農藥、彩色膠卷和人造芥子油的制造等;
3、在輕紡工業中,用于丙烯腈纖維紡絲工藝(在腈綸生產中用作溶劑及配制凝固液)、織物染色并能用作還原染料。
4、在電鍍行業中,用作添加劑。硫氰酸鈉用于氰化鍍銅、氰化鍍銀以及退除銅及銅錫合金基體上的鎳鍍等溶液中,主要作為添加劑,也可作為鍍黑鎳和鍍銀電解液中的主要成分。
5、在有機合成中,用于將鹵代烴轉變為相應的硫氰酸酯。例如,異丙基溴在熱乙醇溶液中與硫氰酸鈉反應,得到硫
氰酸異丙酯;硫氰酸鈉遇酸轉化為異硫氰酸(S=C=NH);它在原位生成后,可以與胺類反應生成相應的硫脲衍生物。
6、用作分析試劑(掩蔽劑、沉淀劑、顯色劑),如鋼鐵中鈮中的測定及測定銀、銅、鐵等,制造有機硫氰酸鹽。
7、用作抑霉防腐劑。硫氰酸鈉與過氧化氫合用于牛奶保鮮,有抑制霉菌作用。
硫氰酸鈉包裝:
采用塑料編織袋,每袋凈重25kg ,規格尺寸為:550*900mm;或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包裝。
硫氰酸鈉儲存:
1、硫氰酸鈉易潮解,應防潮、防水,遠離火種、熱源、食物,防止陽光直射;
2、保持容器密封,避免接觸強酸類、強氧化劑;
3、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
4、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硫氰酸鈉運輸:
運輸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分裝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硫氰酸鈉是什么:
硫氰酸鈉是硫氰酸鹽的一種,是由氰化鈉和硫磺反應制得或為焦爐煤氣脫硫的副產物制得的一種白色結晶狀粉末狀有機化工產品。
中文名稱:硫氰酸鈉
中文別名:硫氰化鈉
英文名稱:Sodium Thiocyanate
英文別名:Sodium isothiocyanate;Sodium rhodanate;Sodium rhodanide;
分子式:NaSCN
分子量:81.07
EC號:208-754-4
CAS號:540-72-7
是否危險品:硫氰酸鈉不是危險品
硫氰酸鈉是氰化物嘛:硫氰酸鈉不是氰化物
硫氰酸鈉物理性質:
硫氰酸鈉為白色斜方晶系結晶或粉末(含量60-70%的為淡黃色塊狀或片狀),比重1.735,熔點287℃時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 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乙醇、丙酮等溶劑;在空氣中易潮解,慢性出現甲狀腺損傷,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50mg/m3。
硫氰酸鈉化學性質:
硫氰酸鈉與鐵鹽溶液反應生成血紅色的硫氰化鐵,與亞鐵鹽無反應,與濃硫酸反應生成黃色的硫酸氫鈉,與鈷鹽作用生成深藍色的硫氰化鈷,與銀鹽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銀,與銅鹽作用生成黑色的硫氰化銅沉淀。
硫氰酸鈉毒性及對人體危害:
硫氰酸鈉有毒么?硫氰酸鈉毒性大么?硫氰酸鈉對人體的危害有么?這3個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硫氰酸鈉的毒性” ——
國際上將硫氰酸鈉作為保鮮劑添加到生乳中,以保證在沒有冷卻的條件下進行牛乳安全運輸,“硫氰酸鈉有毒性,少量食入就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的說法完全是危言聳聽,奶中的硫氰酸鈉對人類健康的風險主要是對甲狀腺碘吸收和乳腺對碘輸送的抑制作用,但是只要碘攝入正常,長期慢性攝入一定量的硫氰酸鈉不會出現明顯的毒性效應。